中文英文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学生参与科研情况

研究生代表成果

实验室创造的优良的科研平台以及与国外合作交流的条件,指导教师对学科前沿的把握,为研究生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提供了舞台,许多研究生都取得了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解决了国家/国防重大需求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举例如下:

郑志强,博士研究生,研究微纳机器人生物操作技术,构建了具有环境感知自形变功能的仿生软体微机器人系统,实现了活体封闭空间下无创采样、运输、投递、回收一体化集成作业,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精准靶向治疗与机能修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顶级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荣获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田戴荧,博士研究生,研究时序逻辑任务约束下的运动规划问题,针对高阶复杂任务约束下的机器人系统,提出了分布式多机协作方案,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符合任务约束的时间-空间轨迹实时生成,为时序逻辑在复杂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顶级期刊。现就职于新加坡A*STAR任研究员。

许毅,博士研究生,研究微小型仿昆虫跃翔机器人。基于蝗虫骨骼-肌肉模型,提出了机器人跳跃-滑翔(跃翔)复合构型映射方法;提取蝗虫关键运动,提出了基于TD3强化学习理论的跨域运动控制方法。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和中国机械工程领域顶刊《机械工程学报》,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理美国专利1项,获评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

徐辰宇,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仿生感知识别技术,针对当前三维感知识别存在数据量大导致性能低的问题,利用人眼变分辨成像原理,创新性的提出仿人眼三维目标感知识别方法,相关成果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大赛一等奖,全国光电竞赛一等奖金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创新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申请国家专利7项,授权4项,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等。

郭晓雯,硕士研究生,研究基于微小型轮式仿生鼠视觉系统,完成生物鼠的实时动作识别、实时跟踪等任务。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2023年4月,经过层层选拔,作为国家代表赴纽约参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向全世界的青年分享中国青年通过科技创新致力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实验室学生获得多项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如:2021年博士生赵凌萱获得202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manned Systems (ICUS 2021)优秀论文奖;2022年硕士生杜嘉恒获IEEE RCAR 2022优秀学生论文奖;2021年博士生王淼获得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 (IWACIII 2021)最佳论文奖;2022年度博士生生田焕玉获得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Technology in Automati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CYBER)最佳学生论文奖。

实验室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奖项。如:许毅等获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徐辰宇等获得2020年中国仪器仪表设计大赛一等奖(冠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金奖;于飞扬等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高教主赛道本科创意组一等奖。